编者按:安顺作为历史上“调北征南”屯军的边疆要道,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地理条件优越、交通网络发达、发展基础坚实,是我国西南地区较典型的多民族汇集交往的城市。市辖6个建制县区,其中含3个民族自治县、10个民族乡,国土面积9267平方公里,民族地区面积6542.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0.6%;居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45个民族,现有户籍人口298万人,少数民族户籍人口123.1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1.3%。
安顺是大自然的宠儿,有五彩斑斓的溶洞、声势浩大的瀑布群、蜿蜒曲折的溪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近年来,贵州省安顺市完整、全面准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聚焦“‘三敢’经验闯新路,共生繁荣谱新篇”主题(“三敢”即“敢闯敢干、敢为人先”),不断深化创建内涵、提升创建水平,把档案工作作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用活用足用好档案资源,在讲好档案“民族话”“地方话”“幸福话”上精准发力,接续推动特色文化融入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为续写新时代富美安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贡献更多的“档案智慧”和“档案力量”。
赓续红色血脉
——档案里的“赤诚红”铸牢民族团结进步底色
安顺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在强化理论武装、突出政治引领、优化体系支撑等方面找对标出实招,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上展现档案新作为。
一是“三个档案”深化推进“三个一”机制建设。近年来,安顺市创新“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在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组织集中学习、第一时间研究贯彻落实。在此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建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一”机制的通知》,进一步构建起“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并配套制订完善专题学习档案、调研课题档案、定向监督档案等3个专项档案管理制度,把做好档案基础性工作全面融入到传达学习、任务落实、督促检查、结果报告的全流程工作闭环中,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加强“红色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在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中求同。坚持在丰富和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渠道和载体上下功夫,从市级层面出台指导意见推动安顺88处革命遗址遗迹现状和纪念场馆红色档案资源共享融合,充分利用安顺市党史陈列馆、王若飞故居、黄齐生故居、陆瑞光纪念馆、羊场红色文化公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深入挖掘红色基因里的文化内涵,切实发挥好教育基地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和促进民族团结上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了以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讲堂”,以新时代军地实践中心、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民族文化馆(博物馆)、传统村落档案室(村史馆)、活态档案馆、道德讲堂等固定场所为“大课堂”的多维度宣传教育阵地,推动红色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在实践中形成聚合效应,释放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集群带动效应。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向各族群众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上千场次,开展“十进”基层宣讲,受众120万余人(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各族群众、深入人心,不断铸牢“感恩共产党、感恩党中央、感恩总书记”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体意识,让“守望相助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的主旋律植入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繁荣民族文化
——档案里的“石榴红”牵起民族团结进步纽带
安顺市聚焦民族文化基础设施“硬件”与民族文化资源体系“软实力”两个建设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档案传承文化、宣传教育和利用服务功能,努力探索出一条构建民族档案资源体系的安顺模式,为记录好、留存好、传承好民族传统文化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民族文化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提升“窗口”示范效应。大力推动档案工作与乡村文化振兴衔接,进一步加强了安顺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强化少数民族文化有形化建设,通过在民族乡、民族村等建立起档案馆(室)、民俗馆、文化馆或村志馆等,对民族村落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建筑特色、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作了详实记录和全面保存,推动民族村寨、民族语言、民族古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档案资源的规范化集中管理,“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搜集民族古籍100多万字,古籍登录条目1179条,民族古籍传承人149人,对布依族摩经典籍出现的777个“方块土俗字”翻译并辑录登记成册。同时,以建强民族文化基础设施阵地为目标导向,安顺市还研究制定了《安顺市民族团结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管理办法(试行)》,依托民族文化基础设施等“支点”,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九进”活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力素质建设。目前,全市获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示范单位141个(其中国家级4个)。市级命名示范单位141个,首批对18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进行命名授牌。
二是加强民族文化档案资源体系“软实力”建设,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存根。在努力夯实民族文化基础设施“硬件”基础上,安顺市还积极探索将活态文化档案、口述档案等新理念植入到建设工作中,通过文字、图片、影音和实物等形式多管齐下、多重发力,重点对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故事,吹、拉、弹、唱等技艺,歌舞、节庆、婚丧、饮食等习俗的收集整理,创编成文字、视频资料,依托本土丰富的民族文化档案资源,先后编撰出版了《安顺市布依族古文字辑录》《蚩尤的传说》《仡佬族古歌》《亚鲁王》《布依族摩经典籍——解绑经》《黔中布依族文化大观》《安顺苗族古歌》等民族文化书籍。此外,通过邀请文化名流专家学者,参与编撰《安顺地区志》和6个县区编撰志书,收录各族人民群众文化精粹,推进民族文化在“志书里的交流”;邀请国家、省、市三级87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层次广视角开展1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宣传;70余位各民族作者共同撰写的《安顺城记》,点燃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热潮,激发各族群众思想火花碰撞交流。在发出档案工作“好声音”、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中,切实把档案工作重心聚焦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上来。
聚焦高质量发展
——档案里的“日子红”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成果
安顺市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54.5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6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起点、迈步新征程,安顺市大力推动档案工作深度融入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打造特色民族档案资源新“品牌”开辟服务民族团结进步“四化”高地建设新途径,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档案智慧”。
一是建立可溯源档案提高民族特色产品附加值。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发展优势特色,围绕“强”字擦亮“民族特产”金字招牌,安顺市坚持把建立民族特色产品可追溯档案作为把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提升民贸民企自身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予以布置、加以推进,积极探索推进民族特色产品品质链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追溯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广泛推行民族特色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档案制度,加快建立起以民族特色产品质量合格为核心内容的产地准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运用产业化思维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安顺民族特色的文化消费载体,先后为“紫云毛山盖”“关岭黄牛”“断桥糊辣椒”“普定韭黄”“平坝灰鹅”“镇宁蜂糖李”“紫云红芯薯”等 10 个民贸企业品牌和 8 家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企业建立了民族特色产品可追溯档案,有力推动了山地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为完善产销对接、可追溯农特成品体系建设和助推“黔货出山”保驾护航。2021年安顺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亿元,比2017年228亿元增加107亿元,年均增速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62元,比2017年8956元增加4106元,年均增速10%。
二是深挖乡愁文化,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一方面,专注“串线成面”,深度整合自然民俗资源。安顺市始终遵循“深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聚力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的工作思路,依托档案资源全面推进民族文化升级版,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整合以布依铜鼓十二调、屯堡地戏、仡佬族傩戏、花灯剧为代表的民族文艺作品,以苗族刺绣、蜡染、地戏面具、石雕、木雕、银器“绣、染、器”为代表的民族工艺产品,以苗族“三月三”“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活动,把民族文化元素有机嵌入到“康养福地·瀑乡安顺”品牌中。另一方面,探索建立非遗活性态档案挖掘民族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安顺市通过引入非遗活性态档案新一举措,深入挖掘穿洞文化、亚鲁王文化、牂牁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不断强化对安顺蜡染、屯堡石头建筑技艺、布依族土布制作技艺、安顺木雕、蓝靛制作技艺、布依族服饰等地方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快推动新型数字化技术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聚力打造“非遗+档案+大数据”的非遗文化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打通了非遗技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全产业链,向全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平台,推动民族文化行业“抱团”发展,极大拓宽了各民族广泛交往“桥梁”,推动各族群众在活动中加大交往频率。近年来,安顺市先后开展“喜迎建党100周年”暨“我们的节日·四月八”等民族大联欢系列主题活动,各民族群众参与者达100万余人次。打造《虹湖之夜》惠民演出品牌活动,创作音乐、书画等文艺作品100余件;整合线下线上资源,民族音乐剧《阿歪寨》获第七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在省内外引起巨大反响;《阿玛酒歌》《亚鲁王》《弄染之光》等一批少数民族文艺精品,以及大量的音乐、舞蹈、戏剧作品并获得省市奖;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51支,开展文艺演出300余场次。(张爱国 张雷)
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