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讯(梁蕊 李博)“没想到我这次在移动接访现场反映的问题,一个星期就解决了,这样的处理结果才让我心服口服。”2022年8月,崇信县锦屏镇关村村群众李会明在移动接访现场反映,关村村辖区内原有灌溉渠被遗弃,七八年过去了,每逢雨季山水和路面积水汇聚,时常会冲毁渠道,导致路面以下的10多亩庄稼地多次被淹,10多户群众切身利益连年受损。
在柏树镇开展“行万里路、进万家门,解万件事”移动接访活动。李自强/摄
“这类信访案件相对比较复杂,牵扯部门多,相关各部门间工作不好协调,有些部门也不够重视。”崇信县信访局干部李自强说。
县委书记、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得知此事后,随即带领水务、交通、公路、民政、信访、锦屏镇等部门到现场勘察,并在关村村村委会组织召开专题联席会,督办解决群众信访诉求,一周后,冲毁的渠道被修复了,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这只是崇信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运行以来,协调解决群众困难问题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崇信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强化信访源头治理,在县乡村三级设立移动接访厅,联合平安法治乡村治理网格、城市社区单元网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制网格,大力开展“行万里路、进万家门、解万件事”移动接访活动,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动,走出了一条崇信版“枫桥经验”为民服务之路。
崇信县县委书记、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张拴会现场督办锦屏镇关村村李会明信访事项。景彦博/摄
“一厅联五网”机制一经推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至目前,全县79个行政村及城市社区开展移动接访活动1750场(次),集中商议群体问题53件,为民代访3300余件,提交乡(镇)、社区办理2800余件,充分发挥了基层网格的功能作用,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让基层成为信访的终点站、问题的终结地。
“在移动接访厅机制运行中,崇信县始终坚持‘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服务保障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县信联办积极组织县直相关部门,紧盯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效破解矛盾纠纷发现不了、化解不及时、工作落实慢等社会治理顽瘴痼疾,全力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文诚勇说。
“这猪棚实在太小了,刚出生的猪仔经常会被大猪压死,再不搞扩建,我这损失可就大了,审批手续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下来......”柏树镇张湾村村民田虎仁急的嘴上起了一圈水泡,无奈之下到镇政府反映,寻求帮助。
崇信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回访柏树镇田虎仁信访事项办理情况。李自强/摄
接此信访反映后,柏树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镇村两级工作人员现场核查,确认田虎仁反映的问题属实,将有关情况立即提交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为了快速有效解决该信访问题,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集多方人员共同参加,采用集体会商的办法,现场分析研判,随后,县、乡、村三级联合相关部门上门服务,就地帮他解决了问题。
现在,田虎仁的猪棚扩大到了原来的三倍,养殖规模也由原来的几十头扩大到400多头,每年实现纯利润较之前增加了30多万元。看着猪圈里活蹦乱跳的猪崽子田虎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对镇里、县里高效的工作态度和成效很满意。”
今年以来,崇信县突出信访源头治理,把村、社区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阵地,不断创新信访服务渠道,从实际出发,不断涌现出“小区议事厅”“五老说事”“红苹果手环”等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村、社区为单元,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困难问题,就地解决群众问题,快速回应群众所需,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群众“零距离”。
中国法治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